


“金牌!”当胜利的喜讯传来,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选手宁显海只是咬了咬嘴唇,紧紧握了一下拳头。
沉稳、自信、从容……在第44届世赛赛场上,这个来自大凉山的少年,以大山之子坚韧不拔的意志,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留下了追梦的脚步。
与世赛的三次缘分
来到阿布扎比,宁显海一头扎进赛场。
“这小子高高瘦瘦,话不多,看起来很踏实。”这是当年宁显海在成为第42届世赛焊接培训班预备队员时,焊接项目教练周树春对他的第一印象。
宁显海就读于中国十九冶技工学校(攀枝花技师学院)。2013年,宁显海以微弱的劣势,无缘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;2014年,他入围国家集训队,又遗憾地止步于第43届世赛5进2选拔赛。
毕业后进入中国十九冶集团,宁显海开始了紧张而又繁忙的班组生活。在天津项目部,宁显海所在的班组负责轧机压力管道的焊接任务。为了保证焊接质量,宁显海每天在学习技术要点的同时,不断加强练习,确保焊接的工艺达到高标准、高要求。宁显海负责焊接的所有点位,全部通过探伤和压力测试,达到100%合格。
国家集训脱颖而出
2016年初的一天,宁显海像往常一样,全身心投入在焊接作业中。忽然他接到一个电话,通知他回四川攀枝花集训基地,参加第44届世赛的选拔。
挂断电话,宁显海长舒一口气。这一次,他决定破釜沉舟。
2016年7月,宁显海获得第44届世赛全国选拔赛焊接项目第一名,入围国家集训队。2016年8月,进入国家集训队后的宁显海面临一次大考,10进5选拔分两轮在上海进行。
8月的上海已进入高温模式。比赛开始了,穿着厚重焊接服的宁显海刚到赛位门口,热浪便扑面而来。全身早已湿透的他,在高温和烤箱的双重炙烤下,按照平时训练的步骤,点燃了焊枪。
1个小时、两个小时、3个小时……宁显海感觉头晕目眩,汗水完全模糊了眼睛,渐渐失去了意识。
“选手中暑了!快送医院!”昏沉的宁显海感觉耳边的说话声、脚步声逐渐远离。他强撑着睁开眼睛,看到周树春教练拉着他的手,教练的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……
“没事,休赛了,有好几个选手都中暑了,你好好休息。”清醒之后,周树春告诉他。
休息了一晚,宁显海第二天又一次站在了赛场。他准确地把握比赛节奏,顺利完成所有焊接项目的比拼,并以第二名的成绩顺利入围。
心中有梦想,脚下有力量。从2016年7月的全国选拔赛开始,宁显海过五关斩六将,一路拼搏,成为国家队正选选手。
六年努力 四天绽放
2017年8月,第44届世赛中国参赛选手名单确定,当宁显海获知自己被确定为焊接项目参赛选手的那一刻,内心突然回归宁静。
“我要努力让每一道焊缝更加完美。”这是宁显海发自内心的期待。
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,从体能锻炼开始一天的训练。无论平时还是节假日,集训车间里面少不了他的身影。有时候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点,宁显海会坚持到深夜。
训练初期,第一模块射线探伤和断口质量满分比例不高,第二模块接头处理不够完美,第三模块铝合金焊接温度掌握不到位。这些难点在宁显海无数次的反复练习中,都被逐一攻克。手臂上一处处的伤疤,也见证着宁显海在焊接技术上质的飞跃。
在阿布扎比赛场上,宁显海厚积薄发,将6年来磨炼的技能发挥到极致。他把每一件作品都做成一件精品,每一件作品都让人无法挑剔。
“满足,激动,感谢,没遗憾了。”宁显海说,这是结束,也是新的开始。